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启3:15-16】
通常我们看只参加教会却不参与任何事奉的人为『不冷也不热』的信徒。在我事奉的这些年月里,却另有一番的见解。若仔细看上文,就会知道,主所责备的是『行为』,即正在事奉神的人的表现。主宁可我们或冷【完全不事奉】或热【尽心尽意爱主,全然尽忠的感恩事奉主】。不然,祂就要把这样的『温水信徒』给吐出来。
为何主宁可我们完全冷淡不事奉祂?为何祂厌恶不冷不热?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不冷不热不但会影响/拦阻教会的增长,更会图占了别人事奉的祝福。不小心成为主所指责的作恶的人。【太7:21 -23】』故此,我们应当时常的自我省察 1)自己事奉的心态;确保我们有正确的事奉动机,2)我们的灵命有否因我们的事奉越成长 3)我们是按神的心意来事奉祂还是体贴自己的意愿而懒散的事奉。
不冷也不热的事奉行为会有以下4种表现:
1)不重视亲近主,却要事奉主。
2)只为责任感;为完成任务而事奉,尽责却不是尽忠。
3)轻慢;藐视;敷衍;不专注,没有敬畏神与感恩警醒的心。
4)纵然在事奉中会带出果效却只能满足人而无法满足神。
教会里的『温水信徒』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时常会发生在那些事奉主有相当的日子,却没有与主有深厚亲密属灵生活的人的身上。他们事奉神却迷失在忙碌与责任感,进而失去了方向,事奉的对象由神转到人的身上。逐渐的就会变为:『远离神的心意,按肉体来事奉神。』另一种可能性是在开始事奉就没有与主建立正常的葡萄树与枝子的关系;只有好的事奉动机,却没有正确的事奉心态;事奉的原则也不清楚,日子久了在事奉上所经历到与累计的一些经验,被错误的理解与处理就造成了『温水信徒』的诞生。
傅士德就曾经说过:由责任感所推动的服事带有死亡的气息,由我们里头的人所流出来的服事乃是生命、喜乐、和平。『里头的人』-即与圣灵同行的属灵人。所以主在圣经里劝『温水信徒』要买眼药水擦眼睛,使他能看见自己的光景,要悔改重整自己的生命,把生命连接在葡萄树上才能蒙主悦纳,为主热心事奉。
离开葡萄树属灵生命已经枯萎,枝子休想能为主作任何事,忙到头昏脑残,到头来不但白忙一场,还是成为被主责骂的又懒又恶的人。事奉主的信徒啊!要时常警醒反省,不叫自己成为『温水信徒』,被主从口中吐出来!